红楼梦 > 红楼梦研究 > 红楼探秘 >

《红楼梦》中的思想内容是什么介绍(2)

2019-02-11 15:44

  从贾宝玉所走的人生道路和对他性格的分析中,可以看出他的叛逆性格的表现是多方面的,而且是“不知悔改”的。他和历来文学作品中的正面形象比较,体现着初步民主主义的色彩,显示了一种新的时代特征。但由于宝玉毕竟还是个贵族阶级的公子哥儿,他对封建主义的背叛不可能是彻底的。具体表现在他对君权、亲权的一定程度的尊重,对封建势力的反抗一般还偏于消极,不敢和它正面对抗。同时宝玉除了要求真挚的爱情和自由生活外,还提不出更新、更明确的理想,因此每当他同封建势力尖锐冲突的时候,由于找不到有力的反抗道路,就产生了想死、想“化烟化灰”等虚无主义的思想。

  作品中另一个贵族叛逆者是林黛玉,她出身于“清贵之家”,由于小时父母钟爱,比较任性。后因父母早丧,寄居贾府,孤苦伶仃。环境的龌龊势利,使她“自矜自重,小心戒备”,为保持自己纯洁的个性,她始终“孤高自许,目下无尘”,并且常以“比刀子还利害”的语言,揭露周围不合理的现象,因而被人看作是“刻薄”、“小心眼”。出于她和宝玉一致的叛逆性格,她鄙视封建文人的庸俗,诅咒八股功名的虚伪。在贾府“一年三百六十日,风霜刀剑严相逼”的生活中,只有自幼耳鬓厮磨的宝玉才是她唯一的知己。她和宝玉之间的真挚感情,成了她能在这个势利环境中生活下去的一个重要的精神支柱。

  作者以极大的同情,描写了伴随着她的爱情而产生的痛苦和忧郁。在她和宝玉的恋爱过程中,由于封建环境的压力,宝钗、湘云的中途插入和她自己受了封建意识的束缚:她要求宝玉向她吐露爱情,但一旦宝玉真的向她倾诉衷情,她又“气得说不出话来”,说这是“胡说”,是“欺负”了她等等。这些,就使她经常陷入苦恼的重围,表现了一种忧郁、感伤的情绪。埋香冢,泣残红,唱出哀怨的《葬花词》以及常常在潇湘馆迎风洒泪等,都是这种心情的抒发。它反映了封建社会妇女的共同不幸,同时也表现了贵族小姐自身的软弱。

  作品写出黛玉与宝玉的爱情达到心灵默契以后,和封建势力的矛盾越来越大,黛玉的痛苦也越来越深。但她始终保持着和封建势力不妥协的态度,对宝玉的爱情也至死不变。在焚稿断痴情一回中,她一面吐血,一面焚稿,以死向这个黑暗的社会表示最后的反抗。在黛玉身上又使我们看到一种新型妇女的思想意识的萌芽。

  薛宝钗是书中和林黛玉相对立的现象,在她身上体现了封建主义的理想和人生道路。薛宝钗出身于“珍珠如土金如铁”的皇商家庭,为待选入宫而进京。她受封建主义的影响很深,表面是“罕言寡语,安分随时”,实际上有她的“青云”之志。她熟谙世故,城府极深,善于把自己的真情实感掩盖起来,在人前装得特别的老实。在人事关系复杂、彼此勾心斗角的贾府里,她常以“不关己事不开口,一问摇头三不知”的态度,与周围人物相处得水乳交融。为了逢迎封建统治者,以达到做“宝二奶奶”的目的,她使出了各种手段。当贵妃从宫里送来灯谜时,她心里明明觉得“并无甚新奇”,却“少不得称赞”,只说难猜。当贾母给她做生日时,问她爱听什么戏,爱吃什么东西,她就按照贾母的爱好回答。这些都表现出她的虚伪

  、世故。更严重的是,金钟儿分明为王夫人逼死,事后连王夫人都有点“心里不安”。但她却说她“不是赌气投井,多半他下去住着,或是在井旁边儿玩,失了脚掉下去的……。”“姨娘也不劳关心。十分过不去,不过多赏他几两银子,发送他,也就尽了主仆之情了。”这分明是说假话,表现多么冷酷无情!为取得人们的好感,她有时更用小恩小惠来收买人心。如帮助探春理家时,就用“小惠全大体”的办法,骗取了奴仆们的赞赏。以至像从来好妒忌的赵姨娘也要夸她。“真是大户的姑娘,又展样,又大方,怎么叫人不敬重。”

  这位具有浓厚封建意识的贵族小姐,她对宝玉并非没有感情,但对他的“痴”、“狂”深为不满,说他是“无事忙”、“富贵闲人”。她一有机会,就要劝他学些应酬世务、讲些仕途经济,便于日后博取功名富贵。但这样做的结果只有使宝玉越发反感。说她“好好一个洁白的女子,也学的沽名钓誉,入了国贼禄蠹之流”。由于她在贾母、王夫人等身上下功夫,最后达到了和宝玉结婚的目的,但她并没有得到爱情的幸福,自己也做了封建主义的牺牲品。

  通过薛宝钗这个形象不仅更鲜明地反衬出宝、黛的叛逆性格和他们的真挚爱情的可贵;而且也具体、深刻的揭示了宝、黛爱情悲剧的社会根源。贾府封建家长们从维护自己的家庭利益出发,要求宝玉将来能支撑这个摇摇欲坠的世家门户,因此在他们考虑宝玉的配偶时,必须服从于这个总的目的。出身于皇商之家,受封建闺范教育很深,而又那样聪明、能干的薛宝钗,当然就成了他们最理想的人物。他们考虑到:宝玉和宝钗成亲之后,不仅可以使薛、王两家的关系更密切;而且宝玉也会在宝钗的朝夕规劝之下,逐渐改掉这种“痴”、“狂”的性格,走上他们所切盼的“科举仕宦”、“荣宗耀祖”的道路。而薛、王两大家族,从他们自身的利益考虑

  ,也竭力想使宝钗能和宝玉相结合,以便进一步取得贾府的帮助和支持。很清楚,宝玉和宝钗的结合正是体现了贾、王、薛这三个封建大家庭的共同利益。这里我们看到,婚姻已经不单是男女双方自己的事,而是直接关系到家族和阶级的命运。在宝钗的背后有强大的封建势力作她的后盾,这就决定了宝、黛之间的恋爱只能以悲剧结束。

  《红楼梦》在展开爱情悲剧的同时,揭露了贾、薛、王、史等封建大家族的腐朽和罪恶,这在封建社会的末期有其典型意义,它们是整个即将没落的封建统治阶级的写照。小说的第四回写了薛家公子薛蟠,因霸占丫头,平白地打死了人,竟一走了事,作案一年,官府不敢究回。金陵应天府尹贾雨村初上任不知内情,本想依法办理,一个门子止住了他,并向他介绍了一通“护官符”的缘由:“如今凡作地方官的都有一个私单,上面写的是本省最有权势极富贵的大乡绅名姓,各省皆然。倘若不知,一时触犯了这样的人家,不但官爵,只怕连性命也难保呢!所以叫做‘护官符’。”于是贾雨村就“徇情枉法,胡乱判断了此案”,事后又连忙修书二封给薛蟠的姨父贾政、舅父王子腾请他们放心。“护官符”不仅深刻地暴露了当时官场、吏治的黑暗腐败,而且表明了四大家族在那个封建社会里有着何等强大的政治势力。

  在这些贵族大家庭中间,贾府无疑是最有典型意义的,也是作者揭露和批判的主要对象。从表面看,贾家似乎是个“昌明隆盛之邦,诗书簪缨之族”,实际在这个大家庭中充满着罪恶,而且内部已经腐朽不堪。封建主子们生活穷奢极侈,他们平日吃一种茄子,也要配上几十种的佐料,办一桌酒席就要花百十多两银子,甚至一席小小的“螃蟹宴”就够“庄稼人过一年了”。遇到有事如贵妃省亲,秦可卿出殡,贾母做生日,那花起银子来,更是像淌海水似的。十八回中描写贵妃省亲时的那种穷奢极侈的情况,连贵妃自己也都感到“太奢华过费了”。贾府究竟靠什么来维持这样豪华的生活呢?作品告诉我们主要是靠封建地租的残酷剥削和放高利贷。直接承受他们残酷剥削的是无数像黑山村农民那样的佃户。这些佃户用自己的血汗供养着他们,可是还远远不能满足他们的欲望。五十三回写乌进孝缴租,在乌进孝的帐单上详细开列着各色物品的名称数目,除实物地租、贷币地租之外,还有从山珍海味一直到柴炭燃料的大量贡物。在这些被无偿占有的劳动成果里,凝聚着多少农民的血泪!但贾珍看了他的帐单大发牢骚,认为“这够做什么的?如今你们一共只剩了八九个庄子,今年倒有两处报了旱潦,……真真是叫别过年了!”当农民们的血汗被他们榨尽,因而无力供应上他们挥霍无度的生活时,这个贵族大家庭经济的入不敷出的情况就愈来愈严重,从而出现了日益凋零衰败的景象。小说还用了不少笔墨揭露了这些封建主子们的荒淫无耻的生活,这是当时整个统治阶级腐朽堕落的反映。贾赦头发花白,儿孙成群了,还硬要讨母亲的丫鬟鸳鸯做小老婆。贾珍、贾莲、贾蓉之流,即使“热孝在身”,也还一边“稽颡泣血”,一边“狂嫖滥赌”。在焦大的一次醉后大骂中,把贾府中的荒淫生活作了痛快淋漓的揭示。柳湘莲也说:贾府“除了那两个石头狮子干净罢了!”为了满足贪得无厌的欲望,他们有时甚至不惜坑害人命。如贾赦为了夺取几把扇子,就勾结官府把石呆子害得家破人亡。凤姐为了三千两银子,破坏了张金哥的婚事,害死了两条人命。在这个贵族家庭内部的兄弟之间、婆媳之间、夫妇之间、妯娌之间、嫡庶之间都充满着矛盾,“一个个都像乌眼鸡似的,恨不得你吃了我,我吃了你”。在众多的封建家庭的主子中,王熙凤无疑是一个塑造得最成功的典型。作者通过她,更充分地揭示了这个大家庭的腐朽和罪恶。

  王熙凤出身于“金陵一霸”的王家,它和贾家是世代姻亲,叔叔王子腾从京营节度使升任九省都检点,是当时在朝统领军权,声势煊赫的人物。王熙凤到了贾府,又成了贾母最宠爱的孙媳妇,她凭借优越条件和她的聪明才干,掌握了这个贵族大家庭的权柄。她是除了金钱与权势之外,什么也不相信的人。为了追求金钱、权势,她可以肆无忌惮地干出各种坏事,连统治阶级所竭力宣扬的阴曹地府的威力,也不加理睬。虚伪的伦理道德,已无法掩盖她罪恶的本质。“毒设相思局”,“弄权铁槛寺”,设计陷害尤二姐,以及帮助王夫人瞒消息设奇谋害死黛玉等一系列罪行,充分表现了她那阴险、恶毒、贪婪的性格。作者把这个“嘴甜心苦,两面三刀”的形象,描写得这样的生动出色,这是艺术地概括了封建统治阶级掌权者的性格特征的。
  微信搜索公众号【醉爱红楼(zui2honglou)】关注后,在对话框发送人名,获取相应的人物分析,如:黛玉。回复诗句,获取相关诗句解析,如:葬花吟。回复回目,获取相应回目的简介及分析,如:1。其他更多的回复关键词等你探索……

阅读全部

图文推荐

人物关系图高清大图

红楼梦研究另类观点

脂砚斋批注红楼梦

红楼梦所有诗词鉴赏

红楼梦主题站 >>

相关文章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