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贾宝玉所属的阶级来看,唱戏的女孩子是“奴才的奴才”,身份最低贱,地位最卑微,被当作“猫儿狗儿”一样的“顽意”。只有宝玉将爱心输送给她们,尊重她们的意志和感情,还她们以人的尊严。一次,宝玉兴兴头头地去梨香院请龄官唱曲,不想碰了一鼻子灰,但他没有恼怒龄官的违忤,也没有拿出主子的款儿加以逼迫,反而“讪讪的,红了脸”,无言而归。又因被龄官的情有独钟所感动“自此深悟人生情缘,各有分定”, “从此后只是各人各得眼泪罢了”。
在怡红院中,贾宝玉就是“宝天王”、“宝皇帝”,拥有绝对的至高无上的权力,但他无视封建宗法的等级规定,主动放弃阶级特权,平等待下,以情为出发点,力求建构自由年等的人际关系,使主奴尊卑上下贵贱的界线融化在平等互爱、互相尊重的宽松、自由、舒畅的气氛中。在丫鬟们面前,宝玉不愿摆出主子的成严,表现得“连一点刚性也汉有”,甚至“连那些毛丫头的气都受的”。他不仅不欺凌作践丫鬟们,而且纵容她们“没上没下”, “无法无天”。他的丫鬟可以“偷懒”,反过来享受他这位“贾府第一公子”的服侍;可以随便排揎他,用硬话“村”他,而不必担心会怜怒他这位“爷”,即使把他气得“浑身乱战”、“黄了脸”,结果还得是他这位作主子的主动向女奴陪不是。宝玉不仅自觉尊重丫鬟们的个性,处处维护她们的权利,而且鼓励她们为“不平”而“鸣”,勇于维护自己的权益,希望她们“各得其情,各达其欲”。(戴震语)他甚至要解放奴婢,打算“将来这屋里的人,无论家里外头的,… … 都要回太大全放出去,与各人父母自便。”让她们都获得人身自由。在重礼轻人、礼教钳制人情的贾府及至整个社会里,怡红院犹如沙漠中的一片绿洲,尘世间唯一的一片情之圣地,而“怡红公子”贾宝玉便是“圣之情者”。
但是,应该看到,贾宝玉的女儿之情是直觉的,非理性的,不代表一种郑重的政治观点,实际上,在等级森严的家族中,贾宝玉除了地位优越而外,在政治上经济上没有任何权力,甚至连一个有体面的奴仆都不如。他既不能按照自己的志趣去选择生活道路和生活方式,也不能凭借自己的意愿去选择婚配对象和朋友,就诊在他身边伺候他的小丫头的去留等生活小事,都要一概听命于家长的安排。他自己尚且处于被封建象长任意摆布的位置何谈给予奴隶以自由?所以,他的“解放奴隶”的设想,只是在那个病态社会里所产生的一种企图改变女儿命运却无法实现也不能实现的社会空想,是一座比乌托邦还乌托邦的空中楼阁。或许,这仅是他兴之所至的虚言枉语,谁真见他“回”过“太太”?非旦“解放奴隶”是空想,就连“保护奴隶”他都做不到。金训儿因为同宝玉说了一句玩笑话,被王夫人一巴掌打了出去,宝玉竟一溜烟逃离现场,避他的祸去了。抄检大观园后,王夫人亲自督阵将身患重病的晴雯硬给架了出去。面对母亲的盛怒,宝玉一句求情的话都不敢说,只能眼睁睁看着这残酷的一幕,王夫人走后,他才倒在床上号陶大哭:“我究竟不知晴雯犯了什么弥天大罪!”尽管他万箭攒心般地痛惜晴雯,但他根本做不出任何于事有补的积极举动。对于此,除了表示原囿和谅解,我们还应看到:贾宝玉的女儿之情的针对性是尖锐的、现实的,而其思想涵盖却是空泛的、超现实的。在现实世界中做着超现实的斗争,这就是贾宝玉软弱性的集中体现。
微信搜索公众号【醉爱红楼(zui2honglou)】关注后,在对话框发送人名,获取相应的人物分析,如:黛玉。回复诗句,获取相关诗句解析,如:葬花吟。回复回目,获取相应回目的简介及分析,如:1。其他更多的回复关键词等你探索……